“十七亩硬地,只卖二十两!如果把那三十三亩白卤地也买下,拢共四十两就成。”

    姜德勇找姜鱼时有点犹豫。

    “将来要是乱起来,有地也没用不是?你说——”

    姜鱼却果断摇头。

    “不!这地得买!”

    就算她这只小蝴蝶招来了金雀、乃至真千金和燕王的关注,但,天下大势不会因此更改太多。

    ——除非他们脑子进水,跑去边境撩拨敌国大军,导致兵乱提前到来。

    这基本不可能。

    关键是,经过这几天的考察,她发现,小青山脚下那片被姜德福一家看作不值钱鸡肋的荒地,其实很有些闪光点。

    除了能跟姜家本来的山地连成一片、大动土木没人管,位置偏僻,便宜等因素外,它还囊括了一条通往大青山的小径(即那日安顺县流民来的路)。

    这条路窄,很难走,却很隐蔽。

    万一乱起来时还没弄到大船,全家躲进大青山里避难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。

    毕竟她有系统背包,现在囤到的粮食、干货足够她一人吃上两年有余,若算上姜家人、姜家现有存粮、以及存款能换的粮食,撑上一年问题也不大。

    姜鱼先给便宜爹来了一通“威胁论”,又抛出甜头。

    “蚝油生意好几天没开工了,也不知曾家会不会再派人盯着咱。拿下这片荒地,咱才能继续攒钱囤粮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又说,“咱家地窖到底不够大,村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。回头进山寻个隐秘山洞,或干脆挖个新地窖来囤粮,岂不更安全?”

    姜德勇被说服了。

    跟三个儿子商量过后拍板,按着蚝油生意的分股比例凑钱买地。

    姜鱼占股三成,出六两银子。姜大牛和姜大海各出三两,姜大志只用掏一两。老两口占股最多,出七两。

    这对各房来说负担都不重,还能重启蚝油事业,人人都欣然赞成。

    “这买卖,得找个中间人签两道契书,多出的辛苦费就从公账出。事不宜迟,我这就找他去!”

    姜德勇揣上定金出门去了。

    很快,姜德福家也收到了“好消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