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收齐税之前,为防打村里人或其他有心人的眼,姜家都不敢再做那蚝油生意,打渔显然就成了最合情合理的贴补家用进项。

    姜德勇看着冷清的灶房,想起姜鱼之前的好手气,和迄今为止每次赶海都满满一大桶的收获,大手一挥应下。

    去海边时路过姜德福家,刚好看到姜贵兄弟拉长着脸回来,像是打渔刚回来,收成还不怎么好。

    姜鱼眼珠子一转,若无其事跟旁边的姜大牛聊起天来。

    聊天主题嘛,自然跟前两天曾家下聘的闹剧有些关系了,却是指桑骂槐那种关系。

    姜贵二人听到,气得牙痒痒,却拿不住话柄,只能黑着脸回家骂妹妹和娘。

    这日之后,姜德福家吵架的频率直线上升。

    他家也要补税,偏偏还要自掏腰包给姜春花办嫁妆,哪哪都要钱,可不就闹开了?

    姜鱼的有心刺激,成了姜德福一家决定降价卖地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    但,这还是后话。

    今时今日的姜鱼,再次满载而归来到鱼市,却被兜头泼了盆冷水。

    鱼市税涨了。

    刚好是今天的新规,且不许卖完鱼再交,至少要先交一半,不然不给上岸。

    兄妹俩站在船上,听着小吏高声吆喝,看着有渔民不满此事争执却被一脚踹翻头破血流,看着有人苦苦哀求等卖完鱼再补交。

    姜鱼心里沉甸甸的。

    上次来时还算欢快的鱼市,气氛变得沉闷、紧张而阴沉。

    就像前几天,衙门通知要补税之后村里的情况一样。

    所幸卖鱼期间没再出其他意外。

    就是鱼市税涨了,导致鱼虾价格也跟着涨了点,买菜的顾客挑剔不下手,耗时难免比上次长。

    又因为耗时长,拖得海鲜都不大新鲜了,后面卖的价格也不大好看。

    回家后一对账,众人都皱眉。

    上次五百斤出头的鱼虾,只收一百五十文鱼市税,多出的三十文算孝敬,还能净挣四两多点。

    这次应该能有六百斤,鱼市税就要交三百文,近乎翻倍。可最后到手只有三两出头,比之前明显缩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