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南的天好似要亮得比京都早一些。

    方有微光透窗,院中之鸡便引吭而鸣,顾嘉月便觉身畔妹妹顾知更起身。

    “知更,你起这般早做什么?”天还未大亮呢。

    知更一边着衣一边应道:“爷爷与大伯、二伯早起往田间劳作,我得起来做饭。”

    顾嘉月闻言,也没有了睡意,遂整衣随知更出门。

    知更虽年幼,却动作十分麻利。自水缸舀半瓢水倾于盆中,简单洗漱后,将水倒入一旁桶内,预备稍后浇菜。收拾好自己后她也不耽搁,连忙往厨房去。

    二人至厨房时,二伯家的顾白鹭已将火生好。

    知更又出门提半桶水倒入锅中。随后行至墙角,挑拣十来个红薯置于水桶,提至水井边搓洗。

    待水煮沸,先将切块红薯投入锅中煮数分钟,以筷插入,若能穿透红薯,便从灶台取一碗玉米面倒入锅中,玉米红薯粥便成。

    粥盛入盆后,顾白鹭拿出一个大碗。打开橱柜,抱出一坛咸菜,从中取一把置于碗中。

    顾嘉月立于厨房,欲帮忙却不知从何下手。

    两个年仅十岁的孩童有条不紊地相互配合,不过一会便将一大家子的早餐备好。

    果真是穷家儿女早当家。

    顾嘉月不禁忆起幼时的自己,五岁时便踩着凳子为奶奶做饭。

    彼时家中贫穷,根本买不起各类电器,用的亦是每日需生火的灶台。

    起初,她总是难以将火点燃,每次都将自己弄得满脸乌黑,做出的饭也焦糊难食。有一回不慎还引燃了厨房,幸得邻居发现,不然她与奶奶便要流落街头。

    六岁入学后,每日需在学校完成当天的功课,因为放学后还要放牛、打猪草,根本没有时间读书。

    看着眼前这两个小朋友,顾嘉月仿若看到了幼时的自己。

    往昔她别无他法,如今却大不相同。她富有钱财,想着可有办法助这些女孩。

    未等顾嘉月想出头绪,院子里的动静渐大,家中众人皆已起身。

    有人担水,有人清扫庭院,有人坐在屋檐下收拾农具。

    刹那间,满院烟火气让顾嘉月一时无所适从。

    李菊花瞧见顾嘉月,急忙走过去,关切问道:“嘉月,你怎不多睡会儿?可是睡得不惯?还是知更夜里睡觉不老实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