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,木器一直都是人类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物质基础。

    比如,中国古代兵器中的“殳”、“梃”和“杵”,其实都是木头棒子,武王伐纣据说“血流漂杵”。

    直到春秋战国时代,木棍和削尖的木矛仍然是主要的武器装备。

    秦末时期,陈胜吴广起义亦是“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”。

    青铜和铁器出现以后,最先用于祭祀、奢侈品和战争,最后才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。

    嗯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这两种更加坚硬和可塑的新式材料并没有完全取代木器,反而使木材加工技术实现大跨越,进一步丰富了木器文化。

    同时,也使人们制作工具和机器的天赋得到充分发挥。

    木材丰富的材料性能和来源,将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,实现了专业化和批量化,在很短的时间内,人类的木器制造技术就达到了炉火纯青、登峰造极的程度。

    在木器时代,除了加工木材的切削刃具外,大多数工具和器具几乎都是木器。

    房屋和家具是木器,船和马车是木器,水泵和输水管道是用空心树干或者竹子,风车和水车是木制的,钟表是木制的,织布机和纺车都是木制的,就连古登堡印刷机发明出来一百年后,仍然是木制的。

    用木材来建造机器和工厂的做法,一直持续到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。

    在真正的铁路出现之前,用木制轨道铺设的“铁路”已经存在了两百多年。

    早期,人类用石斧加工木材的过程中,大脑空间得到了充分的扩充,日益复杂的大脑反过来又使工具更加复杂多样,以至于很多年后,人类终于开始制造复杂化的工具--机器。

    如果从更复杂的机械装置来看,最早的机器可能是滑轮或杠杆,这些简单的机械在新石器时代已被用于搬运重物。

    与工具相比,机器更加复杂和更有效率,也更具有特定性和资本性。

    机器实现了工具和技术的整合,即使一台最简单的机器,也比工具更有效率。

    “和以前同样数量的工人,操纵着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,便能够生产出比以前多数倍的产品,这比使用工具生产的效率要高得多!”

    1633年1月5日,在始兴城南边的石灰矿场,一座巨大的上冲式水轮车被立了起来,以取代此前那架效率低下且又受限水流高低变化的下冲式水轮车。

    上冲式水轮的底部不是浸入水流中,而是被置于尾水渠之外,水通过一条斜槽被运送到轮的顶部。

    上冲式水轮扭力的来源并不是水流的冲击,而是水从高处降落时释放的能量。

    这种设计的效率比低水位轮高出许多,可以获取到水位差中所蕴含能量的四分之三。

    在斜槽中安装一个闸门便可以控制被引到水轮上的水流量,而如果用水坝将流水围成一个蓄水池,则可以把能量储存起来,等到需要时再使用。

    这台上冲式水轮车借鉴了王祯《农书》中的水转翻车模式,而且整个水轮车除了个别耐磨部件使用了铁制件外,几乎全为木制,也未曾使用一根铁钉和任何黏合剂,仅使用木楔加固连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