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有了宝书,不利用起来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可惜,这本书不适合直接现世,姜鱼又信不过其他人,唯有自己躲在屋里抄。

    即便只需要誊抄出现阶段能用上、且不会引起旁人质疑的部分,可,一个字一个字地写,也得抄上好些天才能完成。

    “算了,不急于一时。何岁他们刚来,恐怕有些人面服心不服,马上把这东西弄出来也不合适。”她这么自我安慰。

    比起这本宝书,剩下的探险成果就没那么亮眼了。

    依旧是没弄到红薯土豆的一天。

    姜鱼默默叹气,再次安慰自己,夏天即将结束,辽州这鬼地方入秋就可能飞雪,不方便种东西。

    更何况种子量还少,她肯定不会冒险,只会给它们提供最好的生长环境。

    视线从已经眼熟至极的鱼虾贝蟹等格子上掠过,中间部分出现频率不高、但隔三差五也能有的瓷器茶叶丝绸香料,她也不甚在意,直到扫过最后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绿色格子时,姜鱼兴致缺缺的表情终于再次发生变化。

    “长角豆?好耳熟,是什么来着?”

    系统给的基本都是好东西,海产品更大更肥更好吃,作物种子更大更饱满更高产,工艺品做工更精致更值钱。

    而作物种子主要集中于主粮、经济作物,大盛朝常见的瓜菜种子她一次都没抽出过。

    那么,这个长角豆肯定不只是豆角的亲戚。

    “豆科,抗旱、抗盐碱性强,耐寒性较差,果荚含糖量较高,可用于发酵工业酒精,提取豆胶,是良好的天然增稠剂、稳定剂……”

    姜鱼盯着这一串文字描述,心头大喜,也彻底想起这长角豆是何方神圣。

    宝石计量单位“克拉”最早就来自于它的豆子重量,而它的诸多用处里有一条恰好是药片粘合剂,她在工作时接触过。但,药片粘合剂有很多种,它就显得不那么特殊。

    总的来说,长角豆既可以制糖,制作酸奶、冰淇淋、罐头等加工食品,做饲料,也可以制作化妆品,制药,纺织,造纸,甚至它的豆子磨成粉还有类似可可粉的味道,简直浑身都是宝。

    唯一缺点大概就是,辽州的气候不适合它生长。

    没记错的话,后世它引进华夏后也只在岭南一地有种植,那里冬天都不下雪的。

    但,这对姜鱼来说并不是难解的问题。

    盖个温室大棚就完事了。

    没有塑料薄膜,用半透明的油纸油布代替也可以,就是透光性差一点,总好过暴露在寒风大雪中被冻死。

    至于买油纸油布的花费,姜鱼现在可不缺那点小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