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章 人没了(1/2)
总之,某位白姓典吏在百忙之余,并没让姜德福父子自生自灭,还贴心地给他们请了大夫先治伤,保证他们以相对良好的精神面貌接受审讯。
最后被放出去时,姜贵都能自己站起来慢慢走路,除非快走跑步才会头晕想吐。大夫表示,他年轻力壮,没真伤到要害,休养一阵就能康复。。
至于姜德福,腿伤过了最疼的那几天,上了夹板缓慢恢复中,但,不管是官府还是他家后来请的几个大夫,都摇头表示,必然会落下跛脚后遗症。
总之,被折腾了几天,父子俩的伤情都有所好转或得到控制,唯独心理状态比较糟糕。
重获自由后,姜德福一家愁云惨淡,却不敢再去找姜鱼要什么赔偿。
毕竟,自由的代价是他们老实认下偷盗未遂的罪名,看在他们都是伤患份上没挨板子,只被秉公处理的白典吏要求向受害者姜鱼公开道歉。
回家后,他们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,偶尔内讧吵几句嘴,互相埋怨当晚不该动歪心思、不该盯上那该死的棚子,云云。
因为,在庄子里待着的后半夜,他们听到个别工人、护卫小声嘲笑,说他们连偷东西都没找准地方,瞄准的居然是种菜的大棚,而不是其他货仓。
姜德福父子的偷鸡不成蚀把米、甚至是把鸡毛当成鸡的故事,也成为白土村内部广为流传的笑柄之一,能跟三里河庄子护卫大战鞑靼兵齐名。
姜德福一家丢脸丢到外婆家,连出门都不大敢抬头看人。
偏偏家里两个壮劳力还不能干活,秋收的担子只能压在剩下的人身上,医药费也是一笔不菲支出。
姜贵的妻子打起了跟嫁去安顺县小姑子借钱的主意。
不料,还没说服水秋梅开口,安顺县那边先传来个坏消息。
金老爷死了。
“什么?春花的男人没了?”
姜鱼从满桌子账本中抬头,惊讶地看向来找她说八卦的刘芳娘。
刘芳娘挺重视儿子姜宝鸿的前程,可惜这皮小子向来坐不住,之前也没条件逼他天天坐屋里跟小叔读书。
现在,家里条件好了,姜大志又成了这边学堂的先生,虽说教的都是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,可刘芳娘也没看不上这些人的底气,甚至发现,姜宝鸿对这个不摇头晃脑背书、大部分时候都在讲故事或认字的学堂挺感兴趣,立马将儿子塞过来上学。
正好,她还能趁不时接送儿子的机会见到姜鱼,在这位厉害小姑子面前刷刷脸。
刘芳娘知道姜鱼讨厌姜春花,说起后者的倒霉事格外幸灾乐祸。
“可不是!就前几天蛮子打进来那晚,她男人恰好不在家,说是出去谈生意,结果是跟几个猪朋狗友去喝花酒,还是去的那种私女昌宅子,在城外荒郊野岭的,就这么倒了霉……”
姜鱼无语了。
她的奇葩堂婶都给女儿找的什么垃圾夫婿唷?
最后被放出去时,姜贵都能自己站起来慢慢走路,除非快走跑步才会头晕想吐。大夫表示,他年轻力壮,没真伤到要害,休养一阵就能康复。。
至于姜德福,腿伤过了最疼的那几天,上了夹板缓慢恢复中,但,不管是官府还是他家后来请的几个大夫,都摇头表示,必然会落下跛脚后遗症。
总之,被折腾了几天,父子俩的伤情都有所好转或得到控制,唯独心理状态比较糟糕。
重获自由后,姜德福一家愁云惨淡,却不敢再去找姜鱼要什么赔偿。
毕竟,自由的代价是他们老实认下偷盗未遂的罪名,看在他们都是伤患份上没挨板子,只被秉公处理的白典吏要求向受害者姜鱼公开道歉。
回家后,他们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,偶尔内讧吵几句嘴,互相埋怨当晚不该动歪心思、不该盯上那该死的棚子,云云。
因为,在庄子里待着的后半夜,他们听到个别工人、护卫小声嘲笑,说他们连偷东西都没找准地方,瞄准的居然是种菜的大棚,而不是其他货仓。
姜德福父子的偷鸡不成蚀把米、甚至是把鸡毛当成鸡的故事,也成为白土村内部广为流传的笑柄之一,能跟三里河庄子护卫大战鞑靼兵齐名。
姜德福一家丢脸丢到外婆家,连出门都不大敢抬头看人。
偏偏家里两个壮劳力还不能干活,秋收的担子只能压在剩下的人身上,医药费也是一笔不菲支出。
姜贵的妻子打起了跟嫁去安顺县小姑子借钱的主意。
不料,还没说服水秋梅开口,安顺县那边先传来个坏消息。
金老爷死了。
“什么?春花的男人没了?”
姜鱼从满桌子账本中抬头,惊讶地看向来找她说八卦的刘芳娘。
刘芳娘挺重视儿子姜宝鸿的前程,可惜这皮小子向来坐不住,之前也没条件逼他天天坐屋里跟小叔读书。
现在,家里条件好了,姜大志又成了这边学堂的先生,虽说教的都是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,可刘芳娘也没看不上这些人的底气,甚至发现,姜宝鸿对这个不摇头晃脑背书、大部分时候都在讲故事或认字的学堂挺感兴趣,立马将儿子塞过来上学。
正好,她还能趁不时接送儿子的机会见到姜鱼,在这位厉害小姑子面前刷刷脸。
刘芳娘知道姜鱼讨厌姜春花,说起后者的倒霉事格外幸灾乐祸。
“可不是!就前几天蛮子打进来那晚,她男人恰好不在家,说是出去谈生意,结果是跟几个猪朋狗友去喝花酒,还是去的那种私女昌宅子,在城外荒郊野岭的,就这么倒了霉……”
姜鱼无语了。
她的奇葩堂婶都给女儿找的什么垃圾夫婿唷?